銀行的「清卡政策」解析銀行的「清卡政策」指的是針對長期未使用信用卡進行清理的措施。自2024年起,多家銀行,包括北富銀、中信銀、台新銀、玉山銀等,已陸續宣布執行此政策。目的是為了提高信用卡活卡率,降低盜刷風險和營運維護成本。
清卡政策的具體內容一般而言,「清卡政策」主要針對核卡後連續12個月以上未開卡或未刷卡的信用卡。各銀行的具體規定略有不同,但通常會採取調降信用額度、暫停使用權利,甚至直接停卡等措施。例如,國泰世華銀與陽信銀已宣布,自2025年1月1日起,對於核卡後一年以上未開卡且無消費的信用卡,將評估風險後採取相應措施。永豐銀行也公告,若持卡人核卡後12個月以上未開卡或無消費,銀行可調降額度或停卡,並提前60天通知。
清卡政策的原因與好處銀行推動清卡政策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:
提高活卡率: 活卡率是衡量信用卡使用情況的重要指標。透過清理呆卡,銀行可以有效提升活卡率,更準確地掌握客戶對自家信用卡的喜好程度。根據資料顯示,截至今年8月,全台信用卡的平均活卡率約為65.6%。
降低盜刷風險: 長期未使用的信用卡容易被盜刷。銀行透過清卡,可以減少此類風險,保障客戶權益。
降低營運維護成本: 維護大量呆卡需要額外的成本,包括帳務管理、資料處理等。清理呆卡可以有效降低銀行的營運成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