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癌是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,导致其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,包括饮食习惯、生活方式、感染、环境和遗传等。目前,西医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包括手术、放疗、化疗和新辅助治疗。早期胃癌的五年生存率可高达95%,但早期的症状往往不明显,诊断率仅约10%。因此,超过50%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(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)。即便进行了根治性切除术,仍有40%至60%的患者会出现复发或转移。而中医药治疗胃癌方面,起着关键性作用,调理身体的酸碱度,调理身体的炎症,调理身体的免疫力,从而抑制和阻断胃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,同时在第二个周期,在阻断胃癌细胞的营养供应时,肿瘤细胞会饿死的状态,中医药可以实现清除胃癌细胞,而达到缩小胃癌。最终实现提升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,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命周期。
国家级名老中医张代钊教授
国家级名老中医张代钊教授指出,导致胃癌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:
肝气郁结:长期的压力、焦虑和忧郁等情绪损伤肝脾胃,或者生活不规律、睡眠不足导致气血双虚、脾胃虚损。
饮食不节制:不规律的饮食习惯,如暴饮暴食、嗜好油腻食物、吃生冷食物和剩菜剩饭等,会影响消化系统,损伤胃肠功能。
中西医整合治疗的目标
在治疗胃癌时,中西医结合的目标是降低西医治疗的副作用。张代钊教授提到,西医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、化疗、放疗、标靶治疗和免疫治疗,虽然这些方法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命,但往往伴随一些副作用。因此,结合中医的治疗能帮助患者缓解这些不适感。
1、 维持体力与调理体质
中医强调全人医学,将患者视为一个整体,诊治胃癌时以“扶正祛邪”为基本原则,旨在增强免疫和消化功能,帮助患者减少治疗副作用,从而提升生活质量。
早期胃癌:癌细胞局限于胃黏膜时,手术切除效果较好,但术后可能导致消化不良、吸收功能下降和贫血等问题。
晚期胃癌:若癌细胞已转移,需进行化疗和放疗。常见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、恶心呕吐、食欲不振、掉发等。中医通过辨证施治,针对患者的具体体质,运用中药调理,补益气血、疏理气机,以增强脾胃功能,恢复精力,确保患者能够持续接受治疗。
中医还可以缓解化疗造成的手麻、脚麻、肌肉无力等神经病变,通过合适的方剂和必要时的针灸治疗,提高疗效。
2、中药的抗肿瘤作用
部分天然中草药在肿瘤治疗中展现出抗癌作用。张代钊教授提到,一些常用药物如白花蛇舌草、半枝莲和山慈菇等,具有抑制肿瘤的活性成分。
白花蛇舌草:具有清热解毒、活血消肿、止痛抗菌的功效,其抗肿瘤活性成分包括三贴类、黄酮类和甾醇类。
半枝莲:具备清热解毒、活血化瘀的作用,其抗肿瘤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和多糖。
3、生活方式的调整
除了接受正规治疗,胃癌患者还应从饮食、运动和生活作息等各方面进行配合。饮食对胃癌患者尤为重要,常见症状如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可通过中医调理。张代钊教授建议,使用陈皮、白术、伏苓、黄芪和党参等药物健脾胃,并搭配人参、半夏、甘草等补气理气,提升免疫力。患者应少量多餐,避免生冷食物。
此外,情绪和压力也与胃癌的发生相关,患者应努力舒缓压力,保持良好情绪,并适度休息。温和的八段锦可以帮助复原,提高精神状态,改善睡眠质量。
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,不仅可以缓解西医治疗带来的副作用,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愈率。张代钊教授强调,患者应积极与医师沟通,借助中西医合作有效应对胃癌的挑战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